什么是人的改变?题目很大,从学习改变行动角度谈,有两种模式的改变,一种是修眉毛式的改变,一种是修气质式的改变。
修眉毛
学以致用,有明确的问题、目标要去解决、实现,学习的目的就是去解决这个问题。
修气质
无用之用式的学习,没有明确任务和问题,知识享受着在纯粹满足好奇心的过程中塑造和改变自己。
气质没有目的性,但能改变我们的行为,它的发力点就是我们背后的基石——内在的价值观、精神气质等。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成甲在使用修眉毛到修气质的过程中,在跨越阶层进一步成长时遇到瓶颈,有很多问题、道理是知道的,但自己就是很难去解决和应对。成甲觉得遇到的这个问题不是知识层面的,而是过去生活中形成的自己的行为模式和自己的性格等内在因素密切相关。
面临两个选择:
1、为了完成任务,改变自己的性格和行为模式。
2、尊重自己的性格和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成长路径。
1、研究案例对成功背后的过程了解的越多,越能启迪我们改变。我们的世界里,确实有些问题复杂到需要我们做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探索去解决。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的具体生活而言,遇到的问题并不新鲜,甚至身边就有很多人 ...
影响学习效率和学习方式的三大因素:能力、知识背景、动机(价值、信心、情绪)能力调整学习时间。
为有需要的学习者提供给更多的实践机会。
为遇到学习困难的人简化学习内容,将其分成较小的信息串。
为有需要的学习者提供额外的支持和帮助。
为学的比较快的人提供更具挑战性的练习。
知识背景开展正式培训前的准备课程,弥补学习者知识背景的不足
在正式培训之前或之中举行特别的补充课程和活动。
让学习者结对或者组成团队,相互帮助和支持。
以大纲或概览表格的形式回顾和总结课前准备的内容。
鼓励学习者访问相关网站以弥补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不足。
动机(价值、信心、情绪)强调所学内容的价值,向自学者展示他们需要的东西,如哪些知识对其有用,他们崇拜的成功人士是如何重视这些内容等。学习者越是在学习内容中发现其个人价值,其动机就越强烈。
根据所学内容调整学习者的自信水平,帮助他们建立信心,相信自己能学会,但也要让其接受足够的挑战,避免自信过度。
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气氛越活越乐观,学习者的心态越开放积极,进而增强其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什么是成人学习?如何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如何建立高效学习的系统?成人学习的定义
成人学习中有哪些困难?记忆力差,理解力差
需要认可和成就感
不能持久学习
喜欢双向沟通
不易接受,不易行动
理论知识少
实践经验多
自我意识强
成人学习5个特点
自主性
功利性
经验性
行动性
参与性
成人学习解决困难——四大法则
效果法则
练习法则
有备法则
联系法则
如何使用
学习讲究环境、心情——效果法则
记忆力差,需要反复训练——练习法则
事先知道自己想要学什么的——有备法则
可以和实际经验比较学习——联系法则
高效学习系统:成人学习三大理论1、需求问题: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注意力问题:成人注意力曲线理论
3、记忆问题:学习金字塔理论
没有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举个例子,如果创业赚到钱是我们最终想要的改变的话。创业赚到钱其实是我们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和需求之后,很自然会出现的结果。事实上,没有人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和需求,甚至新的机会出现时,我们面临的几乎都是同样的新问题时,但人与人很快就会出现巨大的差距:有些人无功而返,而另一些人赚的盆满钵满,这背后很重要的差异就是学习能力的差异,能够保持学习的人才能有更新更深刻的领域认知,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学习?我们学习的时候,遇到最难的部分不是收集信息,也不是整理信息,而是内化,内化就是将信息变成知识,进而变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
内化就是把信息变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什么是盲目的做斜杠青年?东学一点,西学一点,追求所谓的多元生活,那我们很可能在追求成功的路上绕了一个大弯。
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你把宝贵的时间用在肤浅的兼职变现上,那并不是多元与提升能力,只不过是自己控制不住虚荣心和金钱的诱惑罢了。
事实上,很多事情表面上看是好事,往深去想,可能是坏事。
我们不能用宝贵的时间去做短利不能提升认知能力的事情上,把一件事情看得更长远我们才会更清晰。
复盘每天生活在每天快结束的时候,让自己安静坐下来回顾这一天:
今天有什么事让我开心,为什么?
有什么事我没有处理好,为什么?
假如我没有这么做会怎样,我还有其他的做法吗?
怎样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呢?成甲常用的三个方法: 反思 、以教为学 、刻意练习 。
什么是反思?提升知识掌握的层次
误区:常常把总结当成反思。
总结: 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
反思: 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
反思的好处帮助我们发现知识的误区跳跃性假设 。
跳跃性假设:未经理性思考,面对某种场景就立刻得出的结论。跳出理性环节做出的假设。
我们成长的过程是让我的假设更加接近事实的过程。
规避跳跃性假设如何发现跳跃性假设,让我们产生新的解决思路呢?
放慢思考速度,找到更合理的方案。
如何放慢?做事时通过提对自己对事情 下决策之前先提问自己几个问题 从而放慢自己的思考速度。
做出决策的过程合理吗?
要实现目标还有其他方法吗?
考虑的因素全面吗等问题。
这个过程就是反思。
像这样放慢思考的速度去想事情,似乎很花费时间。但是你不这么做,未来因此浪费的时间恐怕要数倍于此。
总结每日精进
...
认知学习
未读现在这个社会的变化需求现在2024年,当今人才高度流动,社会分工在不断细化的时代,竞争越来越激烈,必须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对它的 认知足够深刻 ,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话语权。
盲目的追求 多元学习 、 兼职变现 ,表面上看是在提升能力,其实都是肤浅地拿 时间直接变现 而已。
一开始就能带来直接利益和诱惑的事情,很有可能要拿未来的机会做代价。
学习什么才能在某个领域做到极致要学习这个领域的 无用之用
无用的事情那么多,到底应该学习哪些无用的知识呢?
所谓的无用就是在自己本领域沉深一些相关的本领 ,本领和这些相关的知识连起来的时候就是临界知识 。
日常记录
未读大概过了一月左右剪视频,不想剪,不想动,每天做着重复一个动作的剪辑操作,提不上来新颖的兴趣,没有成就感,主要还不能出效果,无论剪好还是坏的素材都是重复性的操作。
每天光是找素材、想素材连接就消耗大量时间;每天视频量不够还没工资。
假设1:每天都能完成任务
无非拿个底薪2.5K-2.8K
工作时间:
8:30——12:00
13:30——18:00
中午比较赶时间
无法定假期,每月休息4天
剪辑视频过程中无成就感、无晋升、无技术,马上等于机械性的操作,领导无人性话管理,公司不为员工考虑,只关注自己的利益,PUA员工(压力);做什么都是你的错,你的问题,盯屏幕时间长了损伤眼睛、伤肩周。
假设2:每天完不成任务
工资减少且压力不减少反而增大
无法定假、无员工待遇;PUA、压力、机械工作样样不少。
什么是临界知识?只有真正理解为什么有些知识的影响比其他知识更有决定性的作用,这些知识要在怎样的场景里才能发挥作用,我们才算掌握一项临界知识。
在海量信息及时获取的时代,我们拼什么?中国过去30年的社会发展,从认知优势的构建角度看,有三个阶段:
知识数量 构建认知优势
知识获取速度 构建认知优势
知识深度 构建认知优势
什么是认知深度?从回答方式上看:
从形式上看:分析具体现象 之后找出抽象规律 。
从思考方式看:有实验验证 或者数据分析支持 的结论。
从效果上看:更普遍的解决类似问题,启发我们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的思考问题。
有深度认知能力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临界知识:便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
认知学习
未读一生要学习3个级别的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执行能力;
专业必修课程:专业能力;
通用必须课程:结构能力。
公共基础课程就是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的执行能力 、时间管理 、资料保存 、商务礼仪 、沟通谈判 等等。市面上又海量的书在介绍这些知识。
专业必修课程我们选定的专业方向 ,在这个领域要跨学科的思考解决问题 ,要从全面战略的角度来看。
通用必修课程要掌握临界知识 ,认知事物更加底层的结构与规律。找出这个领域中不变的点,利用能够深层次复制的框架。能够把A处的规律迁移到B处解决问题。
没有临界知识的人:很容易陷入自己所谓的专业和表达里面,忘记最基本的规律。